天气预报如何形成?各种气象状况如何检测?为了解这些常见而又神秘的专业知识,5月14日,信息时报小记者训练营近40名同学来到广州卫星气象科普基地参观学习,看到基地的各种气象卫星设备,孩子们欢呼雀跃。
令孩子们激动的是,信息时报的小记者们有幸成为基地内航天卫星科普互动馆的首批参观者,站上天气预报模拟播报台,他们实实在在的变身为天气预报员,过了一把天气“主播”瘾。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柯主任向小记者讲解气象卫星老设备
小记者参观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被眼前的地球仪吸引
小记者玩耍卫星撞金币游戏
小记者被风云卫星博物馆内的火箭模型吸引
小摄影记者在天线接收器前拍照,表情到位
认真记笔记 踊跃提出各种问题
广州卫星气象科普基地位于黄埔区天鹿湖公园附近,环境优美。5月14日上午,小记者训练营海珠班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基地。气象卫星地面站科普办主任柯凌亲自为大家做导游,并现场为孩子们讲解。看着基地各种气象卫星设备,孩子们兴奋之余,还踊跃的提出各种问题。
小记者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柯主任讲解的气象知识时笑了起来
小记者参观风云卫星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上午的海珠班和下午的越秀班参观顺序基本一致。首先,孩子们被带到气象卫星监控室,详细了解日常监控工作及设备信息分析技术,随后柯主任带着孩子们来到风云博物馆,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三个火箭模型,不仅受到孩子们的追捧,连家长们都忍不住上前留念。
据介绍,博物馆内有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和几代卫星气象人殚精竭虑、共同成长的记忆。面对气象卫星指示,孩子们好奇地上下打量,认真地记着笔记,还不时提出自己“专业”的问题。就连柯主任也频频点头表示赞许,“这些孩子好可爱,都是小学霸啊。”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柯主任向小记者讲解风云卫星博物馆
一位家长向自己的小记者介绍卫星发射火箭
小记者在星空图前合影
走进科普馆 争做天气“小主播”
当孩子们走进航天卫星科普互动馆,立刻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互动馆里不仅有航天高科技设备和影片介绍,还有气象卫星科普知识抢答游戏、模拟卫星接收游戏、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等活动,看着孩子们的那股热情和激动,柯主任很是高兴,“现在互动馆还在试运行,你们是第一批参观者,欢迎你们。”
小记者争相体验天气预报播报员
好学的小记者得到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柯主任点赞
场馆内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我做天气预报主持人”展示区,家长们和孩子们将这一区域,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纷纷当起节目主持人,并拍照留念。小记者刘威辰说:“原来天气预报是这样做的,以后我会看天气图啦。”记者注意到,在当天下午越秀班的活动中,或许是上午没有尽兴,有一个海珠班的家庭又参加了下午的实践活动。
小记者被风云卫星博物馆内的火箭模型吸引
小记者正在认真观看天气科普知识书籍
当天活动结束后,柯主任非常用心的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礼物,并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气象卫星知识,这里不仅有爱国意义,还有深远地教育意义。”
文字:信息时报记者 周伟龙
摄影: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实习生何家贵
编辑:dandan